业内人士听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或许会是“你不该问有没有机会,而是应该问机会在哪里”,这不是没有道理的。 时代的发展总是伴随机遇和风口的,不抢“建设”了,可以抢“运营”;存量市场不够了,新增市场份额何尝不是重新“排位”的良机。 《“十四五”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》虽然可见的大幅下调新增污水处理产能目标,但“再生水”、“污泥处置”、“黄河流域”、“污水管网”、“雨污分流改造”、“运维管护”、“信息系统建设”这些关键词无不指引着后市走向。 专家普遍认为,水处理行业“先手棋”仍有子可落,尤其是北方地区,“高地”属性早有端倪。 雄安新区圈定之时,借着白洋淀水环境治理之机,本地水处理环企加速业务辐射,其他环企则跨地布局,北方水处理市场热度走向了一个高峰。不过数年,当人们对于“长江大保护”带起的一波高歌猛进的节奏惊叹不已的时候,黄河保护法草案的面世不亚于直接预定了下一个市场增长点。 备受关注的城发环境拟“蛇吞”启迪环境,并更名“黄河环境股份有限公司”的交易也是让业界直言“南有长江生态环保集团,北也要出一个‘黄河环境’了吗”。抢抓机遇,这就开始动手了? 不过换个角度看,南北方市场发展确实由于各方面条件差异存在一些不平衡,增量市场空间和潜力也有“北上”趋势。市场主体对此的敏锐度一向不弱,多少能够窥出一些端倪,那么后续的关键就在于终端需求与技术设备之间的匹配了。 不论是南北方水处理条件的差异,城镇乡村水处理需求的异同,或是不同工况下的对症选择,以及“管家式”的环境服务,智慧化和信息化提档升级的管控要求,仍是对整个行业发展的巨大考验。 为此,以技术瓶颈攻克为核心的创新,以品牌影响力升级为核心的管理,以差异化谋求增量空间为核心的发展,都是开启“十四五”新征程,行稳致远的“自强”攻略。强者恒强,由岁月见证成长。
|